夜幕降臨,華燈初上,美麗的湘江兩岸各式燈光一齊勾勒出城市最美的模樣。長沙的夜,即將變得更加璀璨多姿。 從長沙城發(fā)集團近日透露,長沙將對三汊磯大橋至黑石鋪大橋全長約20公里湘江兩岸,按照“增亮、補齊、提質、維修”的原則,對重要節(jié)點部位、樓宇及跨江橋梁城市照明設施,進行補齊性提質升級。目前“一江兩岸”城市照明提質工程設計方案已出爐,即將啟動施工,預計年底實現(xiàn)亮燈。
目標:打造長沙城市夜景照明“升級款”
夜景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之所在。記者了解到,目前長沙湘江兩岸夜景亮化主要以兩岸建筑、洲島岸線、山體等為燈光載體,形成城市夜景照明骨架,以暖白光為主,屬于“基礎款”。經(jīng)過多年亮燈,目前部分建筑樓棟燈具損壞及光衰情況較嚴重,導致夜間無燈光或燈光過弱,燈光無層次,無法形成燈光景觀。
加之目前長沙夜景亮化景觀不連續(xù),空間形象不完整,未形成統(tǒng)一秩序,效果零散,缺乏游賞系統(tǒng),游船視線范圍內照明連貫性欠缺。因此,對湘江兩岸城市照明進行提質升級迫在眉睫。
“此次‘一江兩岸’城市照明提質將塑造湘江兩岸統(tǒng)一豐富的視覺形象,展示長沙獨特的城市魅力,促進城市品質和市民幸福感提升。”長沙城發(fā)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,此次提質將采用5G等高科技手段,實現(xiàn)兩岸燈光聯(lián)動控制,增加重要節(jié)點豐富的演繹內容,完成“一江兩岸”的夜景照明從基礎模式,到重要節(jié)點整體聯(lián)動的主題模式升級。
策略:以“增亮、補齊、提質、維修”為原則
長沙城發(fā)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,提質改造主要以“一洲、一山、兩岸、四組團、七橋”為重點實施部位,一洲一山分別是以岳麓山和橘子洲頭為中心的夜景照明提質改造;兩岸為湘江東西兩岸景觀岸線夜景照明建設,其中東岸8公里,西岸12.5公里;四組團分別為萬達組團、杜甫江閣組團、保利國際廣場組團和湖南金融中心組團;七橋則是對三汊磯大橋、福元路大橋、銀盆嶺大橋、橘子洲大橋、猴子石大橋、湘府路大橋、黑石鋪大橋這7座跨江大橋的照明升級改造。
在提質策略上,主要以“增亮、補齊、提質、維修”為原則,增加未實施照明建設的樓體;補充兩岸岸線缺失或被破壞的照明設施;提升重要建筑及景觀節(jié)點的照明品質,提升游船視線范圍內照明連貫性,更換建筑壞損和光衰嚴重的燈具;維修原有照明設施和燈具,恢復原有效果。
重點:扮靚夜長沙天際線,形成主題模式聯(lián)動
岳麓為屏,湘江為帶,構成長沙“山水洲城”的獨特城市格局。
根據(jù)設計方案,此次針對岳麓山的照明主要以維護維修為主,注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,嚴控原有設計區(qū)域,恢復原有照明品質,避免過度亮化。針對岳麓山天際線不連貫的問題,將對山脊燈光進行補齊增亮,對天馬山、鳳凰山修剪樹枝,恢復原燈光效果,最終達到前方“水墨暈染”,后方“俊朗白描”的視覺效果。
針對橘子洲的亮化則以提質為主,將重新進行照明設計,制定照明標準,解決汛期水穿洲島對照明設施的破壞,提質島上各重要節(jié)點照明,整體燈光與兩岸夜景融合,并實現(xiàn)燈光色調隨季節(jié)變化,打造聲光電一體化情境交融的夜游網(wǎng)紅打卡主題場景。
針對湘江兩岸照明,以“增”為主,以“提”為輔,通過地標建筑單獨設置規(guī)則,功能屬性決定光色,視覺影響力決定亮度層次。四組團將以頂部天際線為重點,立面照明嚴格把控,避免亮度、彩度過度,同時分為平日基礎模式、重大節(jié)假日主題模式,形成重點建筑主題模式聯(lián)動。
針對“七橋”的照明將以橋梁為紐帶,融合貫穿湘江兩岸,形成一橋一景。通過修復橋體原有照明,加強橋體結構照明,新增橋輔照明等方式,實現(xiàn)整體品質提升,展現(xiàn)橋梁結構美。
意義:提升城市品質,建設“精美長沙”
“‘一江兩岸’城市照明提質工程總投資約3.8億元,是提升長沙城市品質、建設‘精美長沙’的重點工程!遍L沙城發(fā)集團相關負責人說,通過湘江兩岸夜景亮化提質建設,將進一步擦亮網(wǎng)紅長沙“金名片”,極大促進長沙“夜經(jīng)濟”發(fā)展;同時該工程也是進一步提升長沙城市幸福指數(shù)、事關百姓安居樂業(yè)和旅游休閑的民生工程。
“通過提質改造,將實現(xiàn)長沙‘一江兩岸’沿線樓宇全部接入長沙市夜景亮化控制中心,實現(xiàn)‘一鍵啟動’!表椖控撠熑私榻B,提質完成后,只需按下按鈕,就能一鍵點亮長沙,實現(xiàn)全市夜景亮化統(tǒng)一啟閉操控、燈光秀效果控制、夜景亮化效果展示等,進一步提升長沙夜景亮化智能化指揮控制和運行管理水平。 |